首页唐朝好地主第112章 黑科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黑科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两千九均的加更,兄弟们,月票278了,再有二十二张,又有加更!)

  张家沟二十个府兵出征了,还有三十来个男丁也受官府征召去当民夫运输。村里一下子少了五十多个壮汉,少了许多热闹。

  现在张超独享一个窑洞了。

  赵叔王叔两个老爹的警卫员也跟着打仗去了,小八小十三两个家伙老爹的随从倒不需要上战场,但却转调给别的军府武官做随从去了,他们今年的两月役期还没结束。

  原来六人睡一屋,张超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能独住,可真的大家都走了,他又觉得有些怀念原来了。到了晚上,吃过饭天黑后,还能在炕桌上叫两把地主,聊会天。

  寂寞无聊的张超拿出了笔记本,上次用太阳能充电器充电过后,到现在还有些电。不过电脑没网,也是一样难过。

  闲极无聊,栓好门,带上耳机,看了个片,看后更加空虚无聊了。

  睡又睡不着,张超只好拿着电脑翻看些资料。翻看了会新唐书旧唐书后张超觉得有些无聊,里面都是简单的记载着一些年份大事,距离张超实在是有些遥远。

  他最后找了一些专家写的关于古代农业方面的论文等资料来看。

  翻车、井车、筒车这些水车如今都已经有了,张超家的浴室就正在打造井车和翻车。不过翻看了会资料,张超还确实找到了一种眼下还没有,但极先进的农具。

  曲辕犁,又称东江犁。

  资料中称最早发明于晚唐的东江地区,现在的犁是直辕、长辕,犁十分沉重,耕田往往得需要两牛并耕。

  而这种新的曲辕犁,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新犁只需要一头牛就行了。

  张超看的不由拍腿,以前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这个呢。

  张家现在可是有千多亩田地,若是打造出这种新犁,不但能大大帮助自家的佃农,而且就算是当做一种商品来卖,请些木工开个农具店卖犁肯定也能赚钱的。

  甚至弄不好,若是能进献官府,嗯,说不定还能得赏钱。

  张超找到的资料里有曲辕犁详细的记载,曲辕犁总共有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资料上还有详细的图纸,以及复原图和制作方式。

  现在唐人使用的犁是长直辕犁,这种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

  短曲辕犁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能够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相当适用于江南地区水田面积水的特点,因此历史上短曲辕犁最先出现于江东。

  不过短曲辕犁在关中也一样好用。

  短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就能入土更深,适用深耕。若提起犁评,则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适用浅耕。这种轻松自如的调整,有利于精耕细作。

  而且犁壁不但能碎土,还能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历史上曲辕犁一经问世,就迅速得到推广,一直到宋元明清各代,大体经构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宋代的曲辕犁也只是使犁辕更短、更弯,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让犁身结构更加轻便。明清时期,则因冶铁发达,开始使得铁辕。

  张超觉得,自己可以直接把宋代时十分成熟的短辕犁拿出来。

  一部成熟的短曲辕犁并不复杂,在减少优化了结构后,甚至只有二三十斤,一只手就能提着走了。

  整个犁除了犁铲是铁制外,其余都是木制,成本不高。

  其实若要更轻便些,还可心把犁铲和犁壁都使用钢铁,那些更轻便。不过如今铁价极高,因此除了犁铲使用一个铁嘴,其余的都是用木头代替,包括斜面的犁壁。

  连犁铲也只是前面的尖尖是铁制套在木头上,尽量减少用铁,降低成本。

  张超越看越兴奋,这可以搞个大新闻啊。

  拿出纸笔,张超从电脑上把宋代成熟的曲辕犁给抄了下来,图样、配件、制作方式等。

  第二天,一大早,张超就起来了。

  他头一回枪都没有练,就跑去找柯山的木匠叔父去了。

  柯木匠现在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正在给张超的浴室打造水车。

  一架从井里提水的井车,井车把水从井里提上来,然后送入一条水渠里。

  水流到一个挖好的储水池中,然后在储水池边建水塔,再在水池里立一架筒车,把水送到水塔里。

  水塔有竹筒相连,可以把水送到浴室各处。

  柯老伯是个老木匠了,制作井车和筒车都会。

  不过张超觉得这些木匠手艺确实好,制作井车和筒车,连一颗钉子都不用,也不用胶,全都是卯榫结构,相当牢固。

  甚至只用一把斧头,他们就能把一颗原木削出一颗颗方方正正的木头,一把斧头一把刨子,再一把锯子一把凿子,他们能打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就是时间有点慢。

  一架井车加一架筒车,柯老伯得带着他的几个徒子徒孙干上一个月。

  “八叔公,麻烦你帮我打个东西。”

  张超把自己画好的图纸拿给柯八爷看。

  “这是犁?”柯八爷接过图纸一看,就立即看出来了。

  “这犁有些奇怪啊,怎么辕是弯的,还这么短,好多地方都跟现在用的不一样啊。”

  张超笑笑,“八叔公觉得这犁怎么样?”

  “不好说,你在哪见过这样的犁,好用吗?”柯八没马上下定论。

  “八叔公,这叫曲辕犁,比直辕犁更轻便,而且更方便好用,耕同样深浅的地,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就能轻松自如的拉动。”

  “真有这么好用?”柯八爷惊讶,如果真如张超说的这样,那可就是节省一头牛啊。一头牛能顶五个壮劳力,以前大家没有牛的时候,只能有踏犁,踏犁就是跟铲类似,得一脚一脚的去踏铲,五个劳动力用踏铲铲一天,也仅相当于用牛犁一天。

  “这几个东西又是起什么样的?”

  柯八不愧是老木匠,一下子就看到犁建、犁评、犁箭这三部件。

  张超告诉他,这三个是调节犁铲深浅的部件。通过这三个部件,就能轻易的达到想深就深想浅就浅的效果。

  柯八爷已经越听越认真,眼睛都在放光。

  老头二话不说放下了手里原来的事情,直接就拿着图纸比划了半天,然后跑去挑了两根好木头回来,拿起斧子就开始削起来。

  “这根曲辕要不要找根弯木头?”张超站在一边问。

  “不用,直接削一根出来就是。”柯八爷已经等不及了。

  柯八爷把自己的徒子徒孙们都叫了过来,让他们停下手头水车的活,全都来做新犁,他把任务分下去,每人干一样。

  张超就坐在那里看着,不时的和柯八爷商量一下具体的细节。

  只用了半天多点的功夫,柯八爷他们已经把曲辕犁的各个部件弄出来了。

  看着摆了一地,还散发着新鲜木头香味的部件,张超也很激动,终于出来了。

  最后的组装由柯八爷亲自操作,斧头铛铛铛,一会功夫,一架曲辕犁已经成型了。

  全木制的短曲辕犁,只要在犁床尖上套上犁铲,这个犁就完成了。

  柯八爷直接从自己家的犁上折了一个犁铲下来,然后套在了新犁上。

  “成了!”

  柯八爷围着犁绕了几圈,又把犁拿起来提在手里试了试,最后还握着犁梢试了手感。

  “要不牵头牛试下?”

  犁造的再好看,如果没试过,也是无法知道究竟好不好用的。

  “那就试试。”

  柯八爷亲自扛着犁,张超等跟在后面。

  从柯八家里牵了牛,然后来到了村外的一块空地,这是一块轮休的地,地耕种几年后,为了积蓄肥力,就得休耕一季。

  给牛套上牛弯,结上犁绳,与犁钩上。

  “先来个浅耕。”

  柯八兴奋的说道,然后调整犁建。

  “嗨!”

  柯八爷一抖牛绳,水牛开始背着犁迈动脚步,犁铲铲进地里,牛拉着犁前进,泥土铲起,遇到斜面的犁壁,泥土翻向一边。

  都不需要怎么赶,牛轻松的背着犁走。

  柯八爷虽说是个木匠,可平时也是种地的,他立即感受到,扶着这个犁很轻松,并不怎么费力,这是以前的直辕犁怎么也不可能的。

  原来的长直辕犁是这个犁的起码两倍重,而且犁起来不好掌握。

  一道犁完,柯八爷立即调整犁评犁建。

  他现在要试下深耕,如果深耕也一样好用,那这犁真的就完美了。

  “嗨!”

  再次开始,这一次犁要深的多,但水牛几乎没有减速,大块的土迅速的犁起,翻向两边。

  “好用,真的很好用。”

  八爷还刚犁了一半,便已经喊了起来。

  真正用过了他才知道,原来这犁真的这么好用。

  “真的好用吗?”张超问。

  “比原来的犁好用不得了,用这犁,只一头牛比原来两牛拉犁还快,扶犁还不累,轻松!”

  张超笑了,笑的非常开心,昨晚没白辛苦。(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首页唐朝好地主第112章 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