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在汴京的行程终于接近尾声。
道君皇帝因惦记着“福祸系于东北”,因此对联金攻辽一事更加上心了,杨朴临走前的一天,竟是由蔡京亲自设宴送行。
蔡京此时上了年纪,人已颇为昏聩,不过琐碎事情自有儿子下僚去理。这次名为私宴、实为公务的宴会便在蔡京府中举行。因为是最后一次,所以杨应麒也来凑热闹。席上热闹非凡,本来一切无事,谁知临了蔡京昏聩的老眼一抬望见了杨应麒,混浊的眼球竟然射出一道寒光,问杨朴“这位少年是何人物”?
杨应麒给他这一眼看得脑袋一缩,心中一寒,把腰杆子也伛偻了两三分。
杨朴道:“这是我的一个书童。”
蔡京似乎不信,但看看杨应麒年纪极小,想来不可能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便不再说什么。杨应麒吓得冷汗夹背,心道:“这个老贼好厉害!要是他年轻三五岁,只怕我瞒不过他眼去。”
杨朴也看出些端倪来,便推说忘了东西,让杨应麒去取。杨应麒走出厅堂,脱了蔡京视线的笼罩,胆子又大了起来,心道:“我方才太窝囊了!便是让他瞧出我是汉部七将军又如何?大宋此刻正要结好汉部,还能把我杀了不成?”
但终于还是不敢回去,换了身儒士服装来游汴京,心道:“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游到黄昏,忽然有人叫道:“杨兄弟!”回头看时,却是邓肃。
两人寒暄毕,邓肃道:“那日你遣的人,我已见过了。我代买的那批书可还满意?”
杨应麒脸有愧色道:“这几日我竟然未留心,真是汗颜。”
邓肃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杨应麒道:“我这几日把心系在一个败家子身上,刚刚又被一只老狐狸吓到,所以如此。”
“败家子?老狐狸?”
杨应麒叹道:“他家与我家骨肉相连,若他家破败得太厉害,我家终究难以独全,所以担忧。至于老狐狸,说的是他的管家。这人是个家内老贼!把主人的家底都快掏空了。”
邓肃道:“贤弟既知主人不贤,为何不劝?既知其家有内贼,为何不揭发?”
“劝?”杨应麒苦笑道:“他家人也劝他不了,何况我这个外人!至于那个老贼,若我有能力拉他下台,那个家也不至于败成这样了。再说,这个家的问题最终还是出在那败家子身上,要不是主人没出息,怎么会容一个贼管家胡作非为?唉!这世道也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左右,一切尽力而为罢。”
邓肃听杨应麒这样说,也深知世事多有无奈处,唯有代为叹息而已。
两人相携入肆饮酒,酒罢,邓肃又放声高唱东坡词,杨应麒听完道:“邓大哥,你我性子也算相投,交浅言深,我也就是不怕冒昧,说几句不当的话。若说的不妥,你就当我是醉中言语。”
邓肃道:“夫子有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只要彼此肝胆相照,说话何必顾忌!”
杨应麒琢磨了一会,说道:“其实,我家在海上的生意做得很大,因为身在汴京,所以我有些话现在不能说,将来若邓大哥知晓了,希望你能见谅。这是第一件事情。”
邓肃点了点头道:“我也觉你对我与胡兄有所隐瞒,不过只要你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我们便当你是朋友。”
“堂堂正正不敢说,至少是无愧于心。”杨应麒道:“至于第二件事情……邓大哥,我看你个性太直,如今汴京奸臣当道,未必容得下忠直之人。”
邓肃笑道:“朝廷容不下忠直的人,难道我就要去屈就它也混浊起来不成?大丈夫身处仕途,难道真只是为了做官而做官?那也太无趣!”
杨应麒道:“小弟不是这个意思。小弟是想说,若邓大哥有不如意时,且来登州清阳港小住。小弟在海边无相得的良才秀士为友,甚是寂寞。若得与邓大哥一起观海读书,也是人生一乐。”
邓肃闻言也是一叹,说道:“你这等天资,将来成就非小,只是无心效力朝廷,可惜,可惜。”
杨应麒道:“国无道则浮于海,心为中华,则虽处夷狄也必中华之。如此而已。”
邓肃听了这两句话击节赞叹,把酒又歌,至晚放散。
第二日天色不霁,但杨朴搁着一个杨应麒在身边终究是怕夜长梦多,不令改期,径向登州方向而来。
离开汴京以后,杨应麒才问起盟约谈得怎么样了。杨朴道:“七将军你记得这事啊,我还以为你全忘了呢!”
杨应麒道:“我哪里会忘记,只不过你办事我放心。如今事情办完,我也该问问知道一下情况。”
这两句话是表示他对杨朴的信任之意,杨朴听了十分受用,说道:“这些天来公谈私议,不知费了多少口水,总归来说主要有五件事情。第一,宋廷建议,将来金宋联军起兵之后,金军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即后世之山海关)之南,以免两军相见,生出难以预测的事情来。”
杨应麒点头道:“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朴又道:“灭辽之后,金宋两国地界可以到时再议,然暂时且以松亭、古北、平州东榆关为界,这是第二件事情。”
杨应麒又点了点头,杨朴继续说:“第三,西京道辖地里面,以蔚州、应州、朔州何大宋边界最近,将来举兵,先取此三州,其余大同府、归化、奉圣等州,待捉到辽主以后再交割。”
杨应麒沉吟不语,杨朴说道:“这一条有问题么?”
杨应麒道:“有没有问题,要看大宋到时候怎么反应,你继续说吧。”
杨朴道:“第四,事定之后,当于榆关之东再增设一榷场,以便陆路商人往来。第五,国主本来索取财物,要大宋以澶渊之盟北输财货之数转输大金,但大宋朝臣以为两国以义理通好,不宜如此,希望将这一条除去。”
杨应麒问道:“就这样了?”
杨朴道:“大体如此。”
杨应麒道:“似乎冲突不大,看来这盟约可以成。”回首西望,心道:“若按照这盟约,金、宋联手,大辽绝无还手之力!可惜我对梦中那段‘历史’知道得不细,也不知道在梦中那个‘历史’里两国的关系后来怎么会搞得那么糟糕!难道是沟通不力的缘故?也许现在已经改变了吧。不管怎么样,我汉部身处其间,只要妥善处理,或许能让金、宋和平相处。赵佶作为一个皇帝虽然让人失望,但汴梁毕竟是中华道统政统艺统所在。能够太平的话,还是不经兵火的好。”
杨应麒扭过头来,不再西顾。那座千古大梁城,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边戎》第五卷《海上之盟》完,请关注第六卷《和战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