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之老子是皇帝2248.集中力量
关灯
护眼
字体:

2248.集中力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他们才刚下车,龙辇里乐舞等女便已是捂着嘴哭起来。

  乐舞说:“皇上,为什么秀淑姐姐非要回西夏不可呢?”

  赵洞庭微笑着答道:“因为她是西夏的女帝啊,那里还有她万千的臣民。放心吧,等以后走肖长大了,朕再接她回来。”

  他掀开车帘,目视着禁军队伍在铺满落叶的官道上渐行渐远。

  回到宫中以后,赵洞庭给新任的西夏总管下了旨意。

  只待李秀淑回朝,便撤除西夏总管府。西夏,只设立大使馆。

  他无意再插手西夏的内政,因为他相信李秀淑的能力,更不想因此而惹得李秀淑心中生出什么芥蒂。

  至于大使馆,显然是不需要西夏总管那样的能臣坐镇的。西夏总管府大部分人都可以撤回来。

  虽然大宋科举改革已有多年,但在人才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的。赵洞庭不得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只不知,前年新的科举改革,让各路自行举行科举,这能否为大宋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来。

  时间转眼又过去月余。

  在这个时候,大宋朝廷又逐渐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年关快要到了。

  各地的税收、民生统计等等都送到长沙,这全得需要中枢内阁的大臣们过目。赵洞庭这个皇帝也逃不过。

  虽然这些年大宋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些年各路各州之间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沿海各路因为有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的是最快的。

  而相较起来,诸如成都府路、大理路,特别是吐蕃这样比较偏远,又山高路远的地方,发展则是要慢得多了。

  受这个年代的科技限制,发展经济的途径到底还是太少了。

  赵洞庭知道,在大宋的许多地方,还是有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满足。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就算是在他的前世,也同样还有不少贫困山区存在。

  他再怎么发展大宋的经济,也不可能让大宋人人都能温饱。甚至,大宋估计还有不少百姓都不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经大统了。

  这年代的信息太闭塞了。

  赵洞庭再看过各地的汇报以后,心里已是在考虑着要不要将发展的重心渐渐向内地偏移。

  在如今大宋雄绝全世界的情况下,他也不是非得把沿海各路打造成全世界的明珠不可。与其如此,不如稳打稳扎,让大宋全面发展。

  但即便是他,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发展某些地方的经济才好。

  话说依山吃山,依水吃水。这年代,大多数人活着的保障就是地里种的那些作物。

  而有些地方实在是不适合耕种,或是土地贫瘠,或是多灾害。

  土地是原生产力,在原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又该怎样去和那些土地肥沃的地方相比呢?

  旅游?

  经商?

  发展某种支柱产业?

  这并非是不可行,只是,以车马之力,注定这个年代的货物流通较之后世要差很多很多。

  要想通过某个支柱产业支撑起一个州甚至是一个路的民生经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洞庭到这会儿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想要让大宋人人温饱,根本就不是单靠政策就可以做到的。

  他需要发展科技,需要科技有质的腾飞。只有如此,才能让大宋更多的人过上温饱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绝对没错的。

  而现在的大宋,缺的不仅仅是路,还有新型的运输工具。

  问题的关键,似乎又回到蒸汽机运用的上面。

  御书房内。

  赵洞庭坐在窗下,眼睛盯着奏折,实际上是在出神,眼神并没有聚焦。

  他之前只是将蒸汽机的运用交给李狗蛋的科技部研究,而现在,他心里却又有另外的决定。

  蒸汽机的运用刻不容缓。

  大宋已经站起来、强起来,无需再在火器方面下太大的功夫,现在要做的是富起来。要富起来,就要将蒸汽机物尽其用。

  “拟旨!”

  赵洞庭突然出声说。

  还在御书房内伺候的张破虏连忙答应,将圣旨和笔墨摊在桌上。

  赵洞庭想了想,道:“着各路官府、学府乙等以上的研究院,物理系研究院人员全部进京,到科技部候命。此次进京可能需要耽误他们很长的时间,让他们交代好妻小,做好准备。待事成以后,朕保他们名流千史。”

  其实现在大宋大概还没有什么很厉害的对物理有研究的人,毕竟赵洞庭自己在物理方面就不是很擅长。

  但他这也是没有办法。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兴许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会产生些火花出来。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