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铸山河第七十三章日美矛盾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日美矛盾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提出日本的“国策基准”就决定“在外交和国防两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还要向南方海洋方面扩张发展”,即把“南进”和“北进”两方面作为国策方针  。为了实现“国策基准”,日本先侵略中国,实施中间突破,却陷于中国战场无力自拔。日本急需从“南进”和“北进”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在1938年和1939年先后对苏联用兵,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北进”战略受到冲击。

  当时国际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940年夏,德国闪击西欧成功,荷法相继败降,英国也危在旦夕。1940年4月15日,外务大臣有田发表声明,宣称日本与东南亚诸国及南洋地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任何变化“不能置之不理”。6月29日又发表了所谓“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演说。7月26日,第二届近卫内阁抛出了《基本国策纲要》,制定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宣称日本**的根本方针是“认为“在欧洲战争中,旧势力正屈服于新兴国威力之下,仅剩英国一国在苟延残喘中,世界局势转变颇激,日本当前之急务,必须促进其实现者,为脱离历来受英美拘束之情势,而以日满华为基干,以印度以东及澳大利亚纽西兰以北的南洋区域为一圈,确立自给自足之态势,连成此一目的之机会,除今日以外,绝难俟诸来日,良机不再”。8月1日,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就职后的第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此举意图,一是在经济上,为日本的制造业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场以及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二是在军事上,阻断盟提出要把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至此,日本的“南进”政策最终确立,  1940年12月中旬在中国台湾省成立军事研究部,负责“南方各地军事情报及兵要地理之调查”,同月又命令华南方面军对其所属部队实施热带及登陆作战训练。次年3~4月,日本大本营又进行依次假想占领马来亚之后继续攻占新加坡的陆海空实际兵力联合演习,对航空军部进行海上远距离飞行(包括夜间飞行)及其与海军通讯联络训练,并于1941年9月创设空降部队。

  日本资源极端贫乏,主要战略资源大部分要依靠进口,而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尤其“荷属东印度是东亚的石油宝库,年生产量约800万吨,计为日本的20倍。日本当时每年需用石油约500万吨,而其自给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占领东南亚既可以切断美英等国援华的两条重要的路上交通线  :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又可以向西进入印度洋威胁印度,并与德军在中东会师,向南则可以攻占澳大利亚,称霸西太平洋。

  自1853年马修·佩里率美国军舰“访问”日本为日美关系掀开新的一页后直到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缓。美西战争中的胜利者美国和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者日本从19世纪末开始了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争夺霸权的角逐。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大增,日美关系急转直下,双方都开始把对方当作假想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美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1917年1月2日,日本代表石井和美国国务卿蓝辛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石井-蓝辛协定。在协定中,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特别是在南满的“特殊权利”,但同时提醒日本不得独霸中国,必须保证中国的门户开放和对各国工商业的机会均等。

  1921年11月到次年2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由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国参加的九国海军裁军会议和关于远东问题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宣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交出所获得的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华盛顿会议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日美两国矛盾公开化,并加剧了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3年2月,日本在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把美国列为了第一个假想敌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美矛盾进一步发展,1934年,日本宣布废除海军军备条约,1936年1月又退出伦敦裁军会议。日本脱离华盛顿、伦敦条约,严重地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意味着日本与美欧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使得美国的战略地位与战略环境严重恶化。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年,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了三项互有联系的行动:加紧援助中国抗战;加紧对日经济制裁;开始与日本谈判。这样的软硬两手构成了当时美国远东战略的实际内容  。

  德国闪击西欧成功,致使欧美帝国主义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使东南亚上空呈现“真空”状态,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趁之机。日本改变了此前对签订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观望犹豫态度,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它实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适应世界形势之骤变,迅速建设东亚新秩序,谋求加强日德意轴心”的基本方针。

  美英与日本在远东的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美英在华的经济利益。然而由于欧洲局势日趋紧张、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以及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尽量避免在远东与日本发生冲突,妄图“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日本的让步,实现双方有条件的妥协,从而保全西方国家在华的基本利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英对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英国在处理对日关系问题上力图把美国推到第一线应付危局。为表示诚意,英国还同日本签订了“承认日本在华特殊地位与日军在占领区维护法律与秩序的责任”的《有田--克来萁协定》。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情况下,美国的对日贸易,尤其是对日战略原料的输出仍不断增加。1932年以后至“七七事变”前,美国供应了日本进口所需的90%的废钢铁,65%的石油与石油产品,90%的铜和45%的铅,以及扩大军事工业所必须的70%的机床  。1937年美国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8855.8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3957.5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67%;1939年,日本进口石油的90%来自美国。

  美英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步伐。欧洲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趁法国败降,英国困守英伦三岛之际,先后强迫他们关闭了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并于9月强行进驻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用武力夺取欧美在东南亚殖民地的第一步。1941年7月,又强行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并迫使法国签订《日法共同防卫印支议定书》,从而控制了西贡、金兰湾海军基地,将印度支那变成其实现“南进”计划的战略基地和后勤基地。

  德国闪击西欧成功,致使欧美帝国主义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使东南亚上空呈现“真空”状态,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趁之机。  日本改变了此前对签订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观望犹豫态度,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它实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适应世界形势之骤变,迅速建设东亚新秩序,谋求加强日德意轴心”的基本方针。

  美英与日本在远东的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美英在华的经济利益。然而由于欧洲局势日趋紧张、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以及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尽量避免在远东与日本发生冲突,妄图“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日本的让步,实现双方有条件的妥协,从而保全西方国家在华的基本利益”[2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英对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英国在处理对日关系问题上力图把美国推到第一线应付危局。为表示诚意,英国还同日本签订了“承认日本在华特殊地位与日军在占领区维护法律与秩序的责任”的《有田--克来萁协定》。

  “日本占领东南亚后,在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情况下,美国的对日贸易,尤其是对日战略原料的输出仍不断增加。1932年以后至“南方事变”前,美国供应了日本进口所需的90%的废钢铁,65%的石油与石油产品,90%的铜和45%的铅,以及扩大军事工业所必须的70%的机床。1937年美国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8855.8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3957.5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67%;1939年,日本进口石油的90%来自美国。

  美英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步伐。欧洲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趁法国败降,英国困守英伦三岛之际,先后强迫他们关闭了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并于9月强行进驻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用武力夺取欧美在东南亚殖民地的第一步。1941年7月,又强行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并迫使法国签订《日法共同防卫印支议定书》,从而控制了西贡、金兰湾海军基地,将印度支那变成其实现“南进”计划的战略基地和后勤基地。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中英两国已经意识到缅甸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受到日本进攻的可能性  ,开始筹划共同防御计划,于1940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但是英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则以中英“形式上的结盟就足以保证缅甸的安全”为由拒绝中国军队入缅布防,直到1941年2月,英国才意识到单凭自己力量无法保证缅甸的安全,要求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面对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态势,美英两国对日本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制裁措施。美国于1940年7月26日宣布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出口许可证”、“经济禁运”等措施,在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后又对日本实行废钢铁出口许可证制度,英国也于10月18日重新开放了滇缅公路,开始输运援华物资。1941年7月28日,美、英冻结了日本在美、英的资本,这是“自1931年日本开始侵略扩张以来两国第一次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的抵制措施,是两国第一次的协调行动”  。但从这些制裁中美英仍不愿意过分地刺激日本,特别是未对石油实行禁运。1940年7月26日~1941年1月15日,美国向日本签署了700万桶的石油输出许可证,其中有300万桶石油已经输入日本,占1936~1939年出口平均率1/3的数量。直到1941年8月1日,

  美国才宣布对日实行石油禁运,9月美英两国才停止了与日本的所有贸易。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首页重铸山河第七十三章日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