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之时,修仙一脉势微,大地之上已无其栖身之处,三清道祖以不周山为基,舍命于神州虚空开辟一方世界,取名仙庭,仙庭有四大门户,分别为:东天门、南天门、西天门、北天门。
四大天门分别连通神州大地四座神山,东天门通青丘山,南天门通终南山,西天门通昆仑山,北天门通太行山。
终南山于太古之时,其实也不叫终南山,原名南山,后因太清道祖讲道之因更名为太清山,直至太古后期,才又更名为终南山。
只因神州大地终南山以南多产魔石,故而魔族主要盘桓于南方,太古中期时,东、西、北三方魔族先后被剿灭,只余终南山以南。
从此,整个太古时代后期,仙庭与魔族以此山为界,故而,对于仙庭来说,此山便是南方地界的终点,最终便有了终南山的名字。
所以,终南山实为太古之时仙魔大战的主战场,此处不知道埋藏了多少英魂,而这些阴兵,正是太古之时那群一心只为剿灭魔族,却在功未成时身先死的英雄执念所化。
从此,当执念和怨气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之时,便会出现阴兵出征的盛举,直到太阳升起之时,又为那至阳至刚的阳气所化,直至大约千年之后便会再次出现。
上一次出现,正好于千年前的第一次仙魔大战之时,当时十大魔帅之一的罗刹女奉命率众支援之时途经此处,魔族自然不知道此处的秘辛,故而并未停留,却不想正好遇上阴兵出征,传闻当时所率近十万大军全数命丧此处,只有罗刹女本人及不足百名魔将逃出,这才保住性命,但也身受重伤。
终南山本就是太古之时仙魔两家的主战场,所以魔族认为定是太古仙庭于此处藏下后手,至此之后,魔族再也不敢踏足终南山地界,于是这里反倒是成了人族安全通道。
李凌峰先前说过,千年前魔族十大元帅便都是相当于天仙境的存在,虽然不知道这个罗刹女相当于什么境界,但是能将她击成重伤,又将近十万魔兵斩杀的阴兵,很明显不是他们三个所能抗衡的。
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夫易只觉得后背发凉,双腿不觉有些酸软,忍不住吞了口口气道:“真是万幸啊……”
“谁说不是呢……”白衣书生也为之感慨道。
夫易不由猜测道:“你说,它们究竟是没有感应到我们呢,还是感觉到我们不是魔族故意放我们一条生路?”
“笑话!”金毛狮王苦笑一声道:“自太古之后,多少无知之辈死在阴兵出征的铁蹄之下,他们又有哪个是魔族,今日若非书生的法宝将我们的气息屏蔽,现在我们三个就不可能在这里说话了。”
“哦……”
可惜他们不知道,救下他们性命的并非白衣书生的法宝,而是夫易!
因为夫易修行的《大荒经》与神农大帝所修行的《炎帝诀》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而这队阴兵的主帅恰恰是当年神农大帝座下大将邢天,正是因为他在夫易体内感觉到了熟悉的气息,这才放三人一条生路,否则仅凭白衣书生粗陋的法宝,怎么瞒得住这位太古大神的直觉。
要知道,“阴兵出征,寸草不生”这句古训绝非浪得虚名!
不过,这一次有惊无险的“奇遇”,却在日后仙魔大战的胜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乃后话,暂且压过不表。
终南山做为太古之时仙魔大战的主战场,诡异离奇之事并非只有“阴兵出征”这一种,其余怪事也是层出不穷,只是唯独此事太过可怕,故而最为出名,但是若当真遇上别的事,也绝对是不小的麻烦,所以自子时“阴兵出征”之后,三人一直紧张无比。
好在,直到即将破晓之际,东方已初现光亮之时,再无任何诡异之事发生,三人这才长长出了口气,接下来,便只等紫气东来之奇观出现,行三跪九叩之后,便可翻越终南山继续赶路了。
破晓之初,夜幕散去,漫天星辰失去色彩,只余屈指可数的一些残星不甘隐去,遥挂在淡青色的天际之中。
太阳欲出,“旸谷”之中赤黄之气先行显现,千道赤霞挥洒天际,万道瑞光上下翻腾,所余星辰在这般盛况之下不敢争辉,瞬间隐遁于虚空之中。
但凡修仙之士,皆要服食六气,如今寒冬已过,正值吞食这“朝霞”之即,也就是眼前这道赤黄之气,只可惜今日事出紧急,夫易三人没有收食“朝霞”的时间。
不过,虽然三人失去了收食“朝霞”的机会,却是有兴目睹“紫气东来”这般空前盛景,故而这得失之间,实在不好断言,还需淡然处之,才不失大家风范。
随着太阳从“旸谷”之中冉冉升起,那赤黄缭绕的瑞气在淡青色的天空在这赤黄之气的辉映之下,居然化成一团团紫气,仿若千军万马一般朝着终南山奔腾而来。
此时再看终南山,山顶之上不知何时显出一尊亦幻亦真,身披宽袍大袖,须发飞扬的老者虚影,而那似万马狂策滚滚而来的紫气,正是朝着这尊虚影而来,仿佛这腾腾紫气,正为此人“收食”一般,好不妙哉!
“太清道祖!”夫易等三人异口同声,同时惊呼一声道。
接着,三人心中突然莫名生起无尽敬仰之情,对着太清道祖的虚像,情不自禁下跪,行修士之中最高的三跪九叩之礼,以表对太清道祖的敬重。
三拜九叩是神州大地自太古时代至今的最高礼仪,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故而这三跪就代表着天地人、日月星、精气神等三才,而这九叩象征着天地间至高纯阳之数。
三人满怀敬重,连连三叩首之后,起身向前走了三步,然后再次跪地三叩首,复再起身向前三步,复三叩首。
至此,三跪九叩礼毕,这才这才缓缓起身,而此时,漫天祥瑞之紫气尽入太清道祖虚像体内,这才缓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