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第247章 第 247 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第 247 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黄青荇瞥了一眼与自己几分相像的王高庠,沉默半许,才道:“知晓了能如何?不知晓又如何?”

  “有些事情,不去追究、不说出来,尚可以自欺欺人,一旦说破,不过徒增烦恼罢了。”黄青荇继续道,“一颗不能成事的棋子,一无是处,是不配谈这些的。”

  原本语气一直很平静,可粗喘几息之后,黄青荇陡然暴怒掀翻矮桌,嘶吼道:“自我知晓京中有个钟鸣鼎食的王家,见到位高权重的王大人,我方知晓,此前的数十载都是苟活……我吃的苦难,难不成只是为了知晓上家是谁?知晓自己是个弃儿?”

  黄青荇一字一顿说道:“我要的是功成名就,位高权重。”

  发狂过后,黄青荇起身理了理衣襟,走到门口处,又道:“废话不多说,助淮王宫变是上家的指示,王太保若有胆忤逆,只管我行我素,若是没有这份魄力,我希望在万寿节上看到王太保的人。”

  言罢甩袖离去。

  黄青荇的身影很快融入漆黑的夜里,王高庠望着门外,长叹了一声。

  ……

  礼法,国之纪纲。

  在大庆朝,万寿节与正旦、冬至为三大节,最受重视。

  距万寿节只剩几日,京都中央御街两侧,匠人们忙忙碌碌,用各式的彩画、彩布把街道两侧打点得花团锦簇。

  入夜时分,掌亮灯笼,更显热闹绚丽,颇有“万家灯火,十里光照”之观。

  裴家二房的新宅子里,重新聚于京都的一家人正在用晚膳。

  裴秉盛略扒了几口便把碗放下了,说是外头还有些要紧事要办,出去一趟。

  “坐下。”裴珏平平一声却充满威严,他一边夹菜一边问道,“这个时辰了,你出去做什么?”

  “没……没什么。”裴秉盛显然心虚,假笑道,“父亲,只是和几个旧时同僚聚一聚。”

  “不许去,近来不太平。”

  裴秉盛在位置上如坐针毡,重新端起碗筷也心不在焉,他试探道:“父亲……”

  结果一开口就被裴珏打断了,裴珏啪一声摔下碗筷,斥道:“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知子莫若父,裴秉盛挪挪屁股,裴珏就能看透他的心思,裴珏道:“你是不是觉得为父重新回到吏部尚书的位置,又可以为你的官途铺路了?或是埋怨自己怀才不遇,庸碌了几年,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果然是受的苦还不够。”裴珏冷声道,“这才几年,鱼鳞册的事你就忘光了?”

  被戳破心思的裴秉盛一脸讪讪,道:“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孩儿也知错了,父亲何必反反复复提起?”

  “你要是真知错,就不会想着今晚出去,与人狼狈一窝。你以为重修鱼鳞册,事情真的过去了吗?你就没想过,动了鱼鳞册,楚王多出数倍田庄,这些田庄的粮食都去了哪里?事情败露以后,楚王又为何离奇被长子锤杀?……唯有你,不问因果,觉得重修鱼鳞册就是结局,何等愚蠢。”裴珏的眼神似刀,是真动怒了,桌上的其他人纷纷劝裴秉盛认错。

  在裴珏看来,楚王指不定也是一张牌,只不过半途出了差池、废了,便也就被人弃了。

  裴秉盛非但不认错,反倒壮了胆,欲一意孤行,他道:“父亲,时局变了,您那一套也当变一变了,如今满朝官员都在想退路、找靠山,只有你还在这里拦着我。伯爵府那头才风光了几年?就因为没跟对人,如今落得门庭凄凉。”

  裴珏气得胸脯起伏,他懒得再理论,厉声吩咐道:“曹管家,找人把这个逆子给我绑起来。”

  二老太太、裴少炆等纷纷劝和,但裴珏今日是铁了心要治一治裴秉盛。

  很快,裴秉盛被下人绑在了椅子上,反抗不得。

  原以为只是拿藤条行行家法,岂料裴珏取来碗口粗的棒槌,走到裴秉盛的身前道:“当年你犯下大罪,身为父亲断了儿子的前程,使得少炆险些不能科考,我便应断你一条腿。如今,少炆的官途刚有起色,一家人重回京都,你又想掺和皇储争端,使家人陷入危险境地,则应再断一条腿……你既不知悔改,便新账旧账一起算罢。”

  知晓老爷子从不说笑,言出必行,裴秉盛终于露出了怯意,连连摆头惶恐道:“孩儿知错了,父亲不要啊,不要断我的腿,儿子不想当个残废……”

  没等其他人前来拦阻,伴随着两声惨叫和枯枝般的咔嚓声,绑在椅子上的裴秉盛,小腿已然折断扭曲。

  裴珏散落几缕白发,他有些乏力地用棒槌撑着地,看着疼到面目狰狞的儿子,道:“我裴珏宁愿生了一个废人,也不愿生一个庸碌无能的自大者。”

  他吩咐道:“给他松绑,他若还想出去,便让他爬着出门好了。”

  棒槌落地哐当响,裴珏搀着腰,有些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正堂。半道,他一把扯开了常年穿着的假立领,扔在了地上,与教不成器的长子相比,脖子上这道疤痕又算得了什么。

  ……

  风雨欲来树先动。

  万寿节前一夜,三更天里,一架马车停到了张秀才家门前,年近六旬的张秀才不觉蹊跷,反倒觉得受贤主重视,气派极了,已有几分迷了心窍。

  不过,准备登车时,张秀才还是犹豫了一下,好奇问道:“官爷,主子安排我等去做些什么?”

  前来接应的这几人,个个高大魁梧,明明是在夜里,却一直戴着头盔不摘下来,率队那人道:“不该问的别问。”

  “总要知道去做什么,老夫才敢上车罢?”

  那人冷笑几声,讽刺道:“你与伯爵府裴世子为连襟,应当对他两个儿子的下场有所耳闻,如今林家、裴家自身难保,有一份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还挑三拣四,活该你一把年岁还受人白眼。”

  此张秀才正是林氏长姐的丈夫,没什么本事却自视甚高。

  那人又劝道:“若不是知晓你有些才华能耐在身上,这份从龙之功、日后的天子近臣,也是你区区秀才可以染指的吗?你若顾忌,此事就此作罢,权当我们白跑一趟。”

  “可别,可别。”张秀才急急忙忙提着下衣摆,慌慌乱乱爬上的了马车,生怕错失良机。

  马车上,那人塞给张秀才一根粗实的枣木棍,张秀才不敢接,口吃道:“我……我一介书生,官爷给我一截枣木棍做什么?”

  “打打杀杀的事不指望你,给你根棍子自保,拿着。”那人道,“不过,你若能给那逆臣头目来上一棍子,便算立了头功。”

  张秀才接过棍子,问道:“如何识得哪个是逆臣头目?”

  “人人都护着的,身穿锦缎的,自然就是逆臣头目了。”

  下了马车后,漆黑不见五指的夜里,张秀才手里紧紧握着枣木棍,随着一队人一路抹黑前行,推搡催促下,他只顾着往前走,根本不知途经了哪里,将要去往哪里。

  ……

  ……

  万寿节当日,太和殿前传来阵阵编钟声和密集的鼓点,百官着官服自东西掖门依序而进,随后奏响《圣安之曲》,乐章唱道:“乾坤日月明,八方四海庆太平。龙楼凤阁中,扇开帘卷帝王兴……”

  百官皆已就位,直到乐章奏完,依旧不见皇帝升座。

  按照礼节,皇帝此时理应身穿冕服,坐于龙椅上,接受百官的进表。

  编钟乐声传得很远,宫外人闻之,皆以为万寿节大典正如常进行。

  南镇抚司诏狱中,一排牢门次第打开,直通小院。燕承诏身穿飞鱼服、佩戴绣春刀,快步走入小院,对裴少淮道:“老鼠全部出动了。”

  裴少淮知晓今日紧要,穿了一身简便的劲服,问道:“进来了多少人?”

  “六千一百八十二人。”

  裴少淮有些佩服燕承诏的本事,夜里乌漆麻黑的,竟能把贼人数目算得如此精准。

  燕承诏继续道:“昨夜四更天里,叛贼登上北山,宫内有人接应,大开神武门迎敌,叛贼很快便封锁了大善殿和中轴三大殿。其中,还有一支叛军去了东宫。”

  正如裴少淮之前所料,叛贼发动宫变会从北边攻入。

  “淮王入京,不是只偷偷带了两千余私军吗?”裴少淮问道。

  燕承诏应:“多出的四千人,或是早早蛰伏于京都,或是从山海关方向混进京都的。”

  裴少淮心中了然,无怪对家要杀掉楚王,声东击西,试图把燕承诏牵制在武昌府,原来这场宫变他们蓄谋已久。

  只怕淮王自己都不知道,助自己发动宫变的贼人,大半都是自东北而来。

  发动宫变,不同于起义、起军,靠的不是大队的兵马冲破城池,夺下皇城,而是安排精锐潜入宫中,通过封锁皇宫,利用宫内外的信息差,达到挟持君王的目的。

  淮王要的不是宫毁人亡,他要的是,逼皇帝下旨换储,把皇位传给他。

  严逼之下,只要皇帝松了口,又有大臣支持,这场宫变就成功了一半。

  既然布的是个局,自然有破局的安排,燕承诏道:“镇抚司、神机营两万官兵已埋伏于皇城各大门外,直待皇上一声令下,便可覆灭叛贼。”

  裴少淮让吴见轻暂且留在小院里不要出去,他则与燕承诏离开诏狱,先行赶去兵部捉拿硕鼠。

  自古宫变,先是控制皇宫、胁迫皇帝,第二步便是拿到虎符,控制驻扎京畿的数十万禁军。

  淮王想要的是皇位,对家想要的,恐怕是禁军虎符。

  ……

  皇宫被封锁,其中大善殿最甚,到处都是淮王的人。

  御书房外,淮王踱步等待着。这时,淮王的一名亲信战战兢兢过来禀报,淮王只当他是胆小怕事,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拍拍亲信的肩膀道:“胆子放大些。”

  淮王问:“东宫那边情况如何?”

  亲信道:“已……已经成事了。”

  成事代表淮王的拦路石终于被清除干净了,他不由露出一丝得意,又问:“太和殿前的臣子们呢?”

  “归顺的仍留在殿前,抵抗的则暂时关入了宫廷里,听候主子的发落。”

  淮王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他遣走亲信,一把推开了御书房的大门。

  此时,皇帝燕柘身穿冕服,正坐在御座上闭目,房内独他一人。

  淮王不会动皇帝,至少目的没达成前不会。自古以来,不管是子夺父权、弟夺兄权,还是叔夺侄权,控制皇宫后,绝不会第一时间杀了皇帝,因为杀了皇帝便做实了他的名不正言不顺。

  在拿到诏书之后,皇帝再因病驾崩,这才是“正道”。

  淮王虚情假意地跪地行大礼:“儿臣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而后自行起身,他建议道,“今年的万寿节,皇兄没有办法领文武百官向父皇进表祝贺,往后,恐怕亦是如此……父皇,不若就由儿臣代替皇兄,领衔群臣进表贺寿,父皇觉得如何?”

  皇帝没睁眼看淮王的表演,应道:“你休想。”

  “都到这个时候了,父皇何苦还如此偏执?”淮王笑里藏刀,威胁道,“父皇若是早些松口,我那皇兄兴许还能留条性命,若是父皇执意不肯,嫡长皇子被奸人击毙,嫡次皇子补位,也说得上是符合正统。”

  皇帝陡然睁眼,怒道:“你敢!”

  淮王笑得更加轻狂了,他道:“儿臣敢做今日之事,又岂差多走一步?”

  “你要弑兄杀父吗?”

  “弑兄杀父也是你逼的!”淮王嘶吼道,“一个打小埋头做木工的废物,你视若珍宝,而我如何努力如何出彩,你置若罔闻,你宁愿把天下交给一个木匠也不愿意给我,何其折辱。”

  又讽道:“说起来,父皇的皇位不也是争来抢来的吗?儿臣这也算子承父业了。”

  “朕为皇长子,继位名正言顺。”皇帝睥睨殿中的二儿子,心中唏嘘,两个嫡子,一个太过心慈,一个太过狠辣。

  他不是对淮王置若罔闻,倘若淮王能是个明君,心中能有大度,登基后能容得下兄长一家,他又岂会完全不考虑淮王呢?

  万没想到,皇后与淮王的路子越走越偏。

  皇帝道:“朕即便去争去抢,也从未把刀架在先帝脖子,逼着他把皇位传给朕。”

  “看来父皇还是没有想明白。”淮王低头掇拾掇拾五爪龙九章服,说道,“皇兄被贼人击毙,父皇闻讯重病卧床,儿臣暂代父皇监理国事。文武百官还在太和殿前等儿臣,儿臣就不打扰父皇在此养病了,过几日再来问父皇的意见。”

  言罢离开大善殿,驾辇往太和殿去了,意气风发。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