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隆三年,大周京城。
一处靠近宁荣大街的二进小屋房的书房中,书房不大,书柜里的书却是占了书房的一半。
贾凝坐落在书房的正中央,从外面往里看,只见屋内只有一个有些年岁的书桌,一排三半长的书柜,书柜里面的书一眼便能看见。
此时贾凝磨完了墨,黑白分明的眼睛透露着许些茫然,忽然又有些感慨,又忽然有些自信,眼神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意气。
突然他修长的手动了,奋笔写下了一幅对联,对联上面写的是:
上联“发奋识遍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
写完之后他的眼睛一直注视着那幅对联,突然又写了一幅横批:“学海无涯”。
这幅对联可谓是贾凝两世所写之最,其笔锋又如“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势。
这幅对联是他前世练习书法二十余年加之今世近十余年,三岁拿笔,集三十年书法之巅峰。
恐怕贾凝今后永远写不出这样的字了,因为对联带着他重生之种种心情,从前世碌碌无为的一生,到今世之发愤图强,顿时情不自禁的生出一种豪迈之气,写下了这幅对联。所以对联的字体偏重于从细到重的变化,用起死回生表示再好不过了。
贾凝坐在椅子上,脑海中接受着贾凝的记忆。
贾凝其人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之曾曾孙,贾府旁支,其父已故,亲人只有祖父贾代元和母亲薜芸在世,还有一个是他己故大伯之子,年仅6岁。
而薜芸正是薛蟠的姑姑,说是姑姑其实不过是他祖父的妾室生的庶女罢了,只是称的上叫一声姑姑。
其住宅是他父亲当时分家时得的全部财物,当然这已经够多了,是他祖父家产的二分之一。
贾凝父亲和大伯正是在战场上不幸死的。他们的官职不过都是从八品外委把总,只给了十亩良田罢了
而他祖父便是贾代儒同父同母的弟弟贾代元,是贾代善的庶弟。
贾代元之子贾意便是贾凝大伯,二子贾经,便是贾凝的父亲。
他父亲贾经和贾政、贾敬、贾赦是堂兄弟。
贾凝则是和贾琏等人一辈的,至于名字为什么不是玉子辈,其实贾凝生之前也是玉子辈的。
可贾凝生下来那天,天有凶兆,想了种种办法,之后在改了不是玉子辈名字后,凶兆却赫然而止。于是贾凝这个名字就出现了。
贾凝熟悉这这么的一切,知晓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大致为红楼世界,时间线是明朝中前期,前世历史上的许多诗经和寓言故事都没有,而且也没有朱元璋这个人,结束元朝的是大周太祖皇帝。
现在大概在大周开国近百年的时间线,其历史和明朝相差无几。
以前的贾凝现在所要干的事情便是去贾府族学中读书,所以现在的贾凝决定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因为刚刚穿越几分钟便请假。
因为贾凝的屋宅中只有几个奴仆,和她母亲薜芸,小家小业,也没有请安这个规矩了,不过还是要去知会母亲一声。
贾凝的书房在整个二进小院的居中的位置,旁边便是他的屋舍,他也一直没有住进他父亲的正屋,而她母亲也只是住在他父亲旁边。
路程很短,脚底下踩些许些石砖,踩着这些石砖可以一路走到正堂,走到半路,正好碰见母亲也在那边,贾凝微微一笑。
母亲没有看见他,但是他旁边的丫鬟看见了贾凝。
还没等贾凝给母亲说声,旁边的丫鬟便给弯腰种花的母亲说道:“夫人,凝哥来啦”。
母亲把手里的花,随手一放,转过头来,看向她儿子,笑盈盈的说道:“要上学去了吧,中午早点回来,今天又要收帐啦,中午娘给你买肉吃”。
贾凝看着她母亲薜芸,嘴角一撇,说道:“肉这么贵,买点青菜就行啦,咱家那十几亩地才能收多少帐呐”。
还没等贾凝说完,母亲便说道:“你父亲就你这么一个独苗,每天还要读书,不吃点好的身体怎么受的了啊,娘少吃两顿不就补回来了”。
贾凝边走边说,“要吃那也要咱一块吃”。说完边又喊了一句“上学去了娘!”
薜芸可不听贾凝的,买来的肉薜芸可不会吃,上个礼拜刚吃了肉,哪能一个礼拜一顿肉呢。
出了自家的小院,走了几步便到了宁荣大街路边上,贾凝挺直了腰,因为以前的贾凝有些驼背,不过在古代驼背可以说很正常了,就算是皇帝也有不少呢。
贾凝来到了荣国府旁,绕过那两头高两米的石狮子,从贾府的偏门走了进去,至少正门,一般只有重大的节日或者是事情才会打开,一般连贾政都不会走正门的。
贾凝一眼望去,那宽阔的小路正直通族学的屋舍,这条几米宽的小路上全部铺着青色的砖块,旁边种的都是一些昂贵的树木,再看一眼,这条路,竟有1千米之长,荣国府之大,着实震惊了贾凝,但是他并未表现出来。
贾凝一步一步的走着,走了许久终于到了族学中,现在的时间不过是早上的7点钟,族学中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其中有贾代儒,贾兰,还有几个和贾凝一样的贾府旁支。而贾代儒就是族学中的讲师。
贾凝推开了门,给贾代儒行了礼,就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和贾兰他们一起读起了书,不过他读的是《论语》,贾兰等人不过才刚读书,才读三字经,不过贾代儒之孙贾瑞也是读到了《论语》,贾瑞其人也算是贾凝之弟吧。
贾凝融合了以前的记忆,所以读起古代的书也毫不费劲,甚至对书的本意比以前理解的还深,至于毛笔字,贾凝更是比之前提升了一个档次,比如从入门,升到了精通,不过是比喻罢了,书法当然没有等级这一说。
在古代,尤其是本朝,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贾凝从以前的记忆中了解了许多,总之如果要说读书的地位有多高,只有这句话能表达出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贾凝的心里清楚的记着这句话,在这个世界想要出人头地,只能读书。
想到这里贾凝不再想了,拿起了书桌上的书,读了起来。
《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