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阳君领兵犯赵,攻破了几座代郡的小城,便被代郡郡守许历阻挡,无法在取得更大的战果。高阳君能征善战,作战勇谋。然,他的对手许历也是厉害的人物。
高阳君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用了很多计谋。可,许历就是不上当,坚守勿出。高阳君不能将许历引诱出城而战,又攻不下眼前这座城池。此刻,他进不得,退也不行。
连续几日强攻,燕国损兵折将。然,赵国的城池,依旧是固若精汤。这日,高阳君又率军强攻三次,都被赵军给击退。高阳君只好,鸣锣收兵,召集部将,商议军政。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高呼道:“报。”
高阳君喊道:“进。”
斥候快步走上前,高声道:“启禀高阳君,成安君来了。”
斥候话语刚落,成安君身穿铁甲,按着长剑,身后跟着五名战将,走进营帐。高阳君见了,上前迎接道:“成安君,你怎么来了。”
高阳君身边的部将齐声道:“见过成安君。”
成安君直接走向主位,转过身来,面对高阳君,语重心长地道:“高阳君,王上对伐赵的战果,很不满意。”
高阳君听出成安君的意思是王上责怪他伐赵不利,辩驳道:“成安君,非我作战不够勇武,实在是赵国的将领太难缠了。我想尽办法引他出城一战,对方却躲在城里,坚守勿出。”
成安君不听这套说辞,冷声道:“高阳君,王上要的是伐赵取得新的战果。”
高阳君头疼道:“赵国不出战,我也没办法。”
成安君见赵将竟然抵挡住高阳君的攻势,还不落败,问道:“赵将是何人。”
“许历。”
“许历这人我听过。”成安君总算想通了高阳君为何伐赵没有新的进展,原来是许历坐镇,愁色道:“我们的对手是他,想要取得新的战果,那就难了。”
高阳君问道:“成安君此番前来,是替换我伐赵乎?”
成安君道:“王上见高阳君攻赵不利,增兵十万,助高阳君拿下代郡。”
高阳君见王上没有让成安君取代自己,又有十万新生大军,请战道:“请成安君再给我三天的时间,我一定攻破此城,拿下代郡。”
成安君取下腰上挂的佩剑,放在案几上,坐了下来,语调不高不低地问道:“高阳君,你可知,王上为何增兵十万?”
高阳君见自己主动请战没有得到对方的应答,反而有此一问,愣了少许,茫然道:“末将不知。”
长安君见他不知道赵国换将伐燕之事,叹道:“我们又多了一个对手。”
“谁。”高阳君见对方说这句话的时候,眉宇间多了点愁色,想必这人很难应付。
成安君吸了一口冷气,吐了出来,“安平君田单。”
“成安君说什么?”高阳君不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问道:“我们的对手是安平君田单?”
“不错。”成安君见他听到这个消息,不压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时候的表情,又道:“赵国以济东之地,换安平君为将。赵王筑高台拜安平君为将,此刻,安平君率军北上,助赵伐我。一个许历让人头疼,又多了一个安平君。此战,不好打啊!”
成安君见高阳君闻言,不但不忧虑,反而纵声大笑,问道:“高阳君,笑什么。”
高阳君轻蔑道:“赵国马服君领兵前来,我尚有顾虑。区区安平君,我才不把他放在眼中。”
安平君的事迹,成安君岂能不知。那是击溃燕国,挽救大夏将倾齐国的名将。眼前这人却小看他。成安君提醒道:“高阳君不可大意,那是破燕复齐的安平君。”
“成安君,非我看不起安平君,他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安平君遇上我,也算他倒霉。”高阳君笑道:“安平君若来,我必将他斩于阵前,壮我声威。”
“安平君和许历合兵一处,高阳君打算如何应对。”成安君也见识过此人的勇武,否则,以他亡国之人的身份,岂能被燕王封地拜君。
“安平君率军前来,许历便不会坚守勿出。我们破赵的机会就来了。”高阳君想到自己将建立功业,朗声道:“先斩安平君,再斩许历,攻破代郡,南下邯郸,建立不世之功,以报王恩。”
成安君见他太过自傲,甚至有点桀骜不驯,再次提醒道:“安平君和许历都是征战沙场的老将,此战,我们不可大意。”
“安平君莫要担心,战场上的事,就交给我了。末将定会斩杀安平君和许历,攻破代郡。”高阳君扬声道:“秦国伐赵,夺取三城。我们也要攻下代郡,开疆拓土。燕、秦同时作战,赵国自顾不暇,岂有不败之理。”
成安君道:“高阳君,赵国联合齐国,击退了秦国。秦国已经退兵了。”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高阳君哂笑道:“秦国对付诸侯,一向都是趁虚而入。赵国联合齐国,秦国见了,不能占便宜,就会退兵。”
成安君想起秦国,通过卑鄙的手段,击败魏国,收回河西;攻破三晋,也是朝秦暮楚;无论是张仪不顾国家信义,欺骗楚国,还是秦王稷不顾黄棘兄弟之盟,对楚国落井下石,最终楚怀王克死秦国。楚国也在秦国卑鄙的手段下,吃尽了苦头。秦国向来就是为了赢得胜利,不择手段。
秦国手段虽令诸侯痛恨。可,秦国还是欺压韩、魏,马踏郢都,掘楚王陵。中原诸侯,皆不能奈何秦国。今,秦国都退兵了,足以见得赵国不好攻伐。
成安君谨慎道:“我们没有秦国牵制赵国,伐赵,也讨不到便宜。趁我军未败,不如与赵国言和。”
“没有秦国牵制赵国,我们也能够拿下代郡,攻破邯郸。成安君不想一战败安平君,扬名诸侯。”高阳君抓住了成安君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那颗心。
“我们还是要小心些。”成安君被这些话所动,但他向来谨慎、稳重。否则,他岂能弑杀燕惠王,另立新君,位居高堂,封君拜相。
高阳君见对方用兵太过谨慎,笑道:“赵王不用马服君,却用济东之地换取安平君,简直愚蠢啊!赵王想用安平君一人,击我燕国,尘定北疆,莫非欺我燕国无人乎。”
成安君见赵国想要安平君一人,压制燕国,的确是欺人太甚,高声道:“赵王自大,欺我燕国。我们失去的,也该像赵国讨回来。”
“报。”一名斥候,走了进来道:“赵国向我们下宣战书。”
高阳君一把夺过宣战书,看也不看,扔在地上,怒道:“请成安君下令出征。”
诸将也主动请命。
“老夫见诸将,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倍感欣慰。老夫也不能灭了我国的威风,长他人的志气。赵将是许历如何?是安平君又如何?老夫征战一生,岂会怕之。”成安君高声道:“明日首战,何人愿一马当先,斩杀敌将,壮我声威。”
一人道:“末将愿打头阵,斩杀赵将,以正军威。”
“好。”成安君见一员虎将挺身而出,却不认识,问道:“高阳君,此将姓甚名谁。”
高阳君高声道:“他的名字叫荣辛,是我侄儿。有万夫之勇,诸将莫敌。成安君以他为将,首战,定能告捷,扬我军威。”
成安君身边一部将问道:“高阳君,战阵不是儿戏,首战至关重要,不可马虎。”
荣辛听后,愤愤不平,鼻息沉重。高阳君笑道:“有句话说得好,举贤不避亲。我侄儿有万夫之勇,也是诸位所见。他曾独率一军,伐齐,破五城,这是他的战功。”
成安君笑着道:“荣辛,你的对手是安平君。你可有把握战胜他。”
荣辛轻蔑道:“安平君不过是跳梁小丑,我出战,必将用斧头,将他斩于阵前。”
“好。”成安君见对方夸夸其谈,信心十足。既然对方夸下海口,他也给高阳君一个面子,表彰道:“高阳君有其侄,何人能敢比之。荣将军,老夫就以你为将,前去斩杀安平君,壮我声威。我若攻破赵军,拿下代郡。我定会向王上举荐你的功劳,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多谢成安君。”荣辛冷哼道:“我定会用自己的斧头,斩杀安平君,为国建功。”
翌日,午时刚过。燕、赵两国大军,列阵与前。旌旗迎风招展,遮天蔽日。四周的空气,骤然冷淡,充满肃杀的气息。
许历高声道:“燕、赵两国,从燕昭王时,两国便开始较好,数十年不起兵戈。今,燕、赵再续秦、晋之好。燕国为何不顾燕、赵之盟,以及两国之好,出兵伐我。”
成安君高声道:“燕国被齐国、中山国联合攻破,赵武灵王扶持燕昭王从韩国归燕继位,并以平叛驱齐的口号,击退齐人和中山人。燕国能有今日,赵国功不可没。”
许历喝问道:“既然如此,尔等为何不思赵国之恩,起兵攻我。”
成安君叱喝道:“赵武灵王在位时,燕、赵一直友好。赵何不顾两国友好,公开撕毁盟约,出兵伐我,还收留叛将乐毅,并以地封君。我王继位,赵何联合韩、魏、楚共同伐我。这就是赵国对燕国之恩。”
许历也知先王为了赵国的利益,的确做了很多不利于燕、赵两国友好之事。许历也没有被对方的话语给镇住,反问道:“先王为何联合韩、魏、楚攻伐燕国。成安君岂能不知。”
赵、韩、魏、楚共同伐燕,是因为安成君弑杀燕惠王,另立新君,且未逾年,便改号。许历一句话便让对方陷于被动。高阳君见言语上讨不到便宜,高呼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赵国可以伐燕,燕国也可以伐赵。安成君,不需与之说,一战分高下。”
高阳君看了身边荣辛一眼,冷声道:“该你上场了。”
荣辛骑着战马,手拿斧头上前,挑衅道:“安平君,还不快快出来受死。”
安平君见阵前有人挑衅自己,问道:“眼前这位莽夫乃何人。”
乐乘认识叫阵之人,应答道:“安平君,他叫荣辛,是高阳君的侄儿。”
“哦。”安平君问道:“此人有何本领,竟敢出来叫阵。”
乐乘笑道:“此人是高阳君侄儿,仗着高阳君的势力,胡作非为。望诸君伐齐,此人捡了一个便宜,占领齐国五座小城。从那以后,此人就觉得有万夫不当之勇。”
安平君道:“哦,是这样啊!”
许历笑道:“有一种欺骗,那就是骗自己。燕国诸将,恭维高阳君,说了几句此人的好话。此人听了,真的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此人手持斧头,悬空不足半响,便立于地,由此观之,臂上无力,又狂妄自大,是个无能之辈。”
乐乘道:“安平君就让我去教训他。”
安平君道:“那就辛苦乐将军了。”
荣辛叫阵少许,见赵军阵营,无人出战,误以为赵人害怕他,更加有恃无恐地叫嚣道:“都说赵人,能征善战,我看不过如此。遥想当年,赵武灵王何其雄哉,不惧天下诸侯。怎知,赵武灵王之后一代不如一代。今,落魄得竟以地换将,还要齐人伐燕。我看啊!赵国气数已尽,再无男儿。”
“休要猖狂,我来教训你。”乐乘持戈上前,喝道:“竖子,安敢欺我赵国无人乎?”
荣辛喊了半天,总算来了一名赵将,语调轻蔑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我这把斧头,不砍无名之辈。”
“我乃乐乘,赵之无名小卒。”
“乐乘?”荣辛知晓乐氏一族,名将辈出是不好惹的,且不说乐羊伐中山,乐池护送燕昭王归国。乐毅、乐英伐齐之功,闻名天下。
安成君见来将是乐乘,问道:“高阳君,乐氏一族向来能征善战,名将辈出。此人,你可了解。”
高阳君道:“此人是乐氏族人,曾跟随乐毅伐齐,立下战功。燕惠王猜忌乐毅,导致军心离散。乐乘跟随乐毅去了赵国,并扎根赵国。我听说此人,在赵国是位上卿,没有显赫的军功。”
“能够跟随乐毅伐齐,落跟赵国的人,位居上卿,绝不简单。高阳君,要不要将荣辛召回来。”成安君见乐乘,就好像看见了乐毅,的确有将帅的风骨。
“乐乘没有战功,不过是赵国上卿而已。荣辛伐齐,攻占五城,岂会怕他。”高阳君高喊道:“成安君,莫要担心。他不过是有乐氏名声而已,有何惧之。荣辛,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荣辛心中惧怕,却听到高阳君之语,顿时,信心倍增,喝问道:“赵国无人了吗?竟然派一个老人前来送死。”
乐乘见眼前竖子,大言不惭,喝道:“我虽年迈,斩杀你,绰绰有余。”
荣辛才不相信对方有能力斩杀自己,洋洋洒洒地问道:“乐乘,你可知乐毅、乐间、乐英,三人乎?”
乐乘傲色道:“望诸君是我乐氏男儿的骄傲。乐英、乐间是我乐氏男儿的风骨,岂能不知。”
“乐毅、乐英率军伐齐,战功赫赫。乐毅虽叛燕归赵,吾王也善待其后,封为昌国君。你不如降顺于我,一同伐赵,建立功业,事成之后,我为你请功,封君拜将,指日可待。”
“赵氏对我乐氏恩情,难以报答。我怎么能为了功名利禄,背叛赵氏。乐间为燕国昌国君,我和他各为其主。战场相见,也只能分个高下。”
荣辛举着斧头,威吓道:“你不肯归降于我,我只能用斧头斩杀你。”
乐乘高声道:“废话少许,一战定胜负。”
“打就打,我还怕你不成。”荣辛高喝道:“拿命来。”
乐乘勒马挥着长戈直逼对手。两人交手,不到三个回合。乐乘便见对方手中战斧打落在地。荣辛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送了性命。
“乐乘老儿,敢伤我父,拿命来。”两骑高呼而出,手持长剑。
乐乘见之,策马向前,连挑两将,并刺于马下。转瞬间,乐乘斩杀燕国三将,赵国将士见了,士气大增,齐声欢呼。
安平君见首战,斩杀三将,士气高涨,拔出长剑,高喝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