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残唐崛起第六十七章 受诏为帅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受诏为帅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龙尾陂大捷,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久旱逢甘霖。对于有些人而言,则有些骤然雷霆,措手不及。

  李承泽不是不知道唐末这场著名战役,黄巢也将因为龙尾陂之战,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然而李承泽却并不知道具体时间。

  如今匆忙与闻,顿时李承泽就乱了手脚,签丁才进入大营训练不到三天,守备兵马则正从李承泽从兴元府里带回来里的装备开始全面换装。

  战防两制兵也迭经大战,急需休整。但如今关中大战骤然爆发,一场关键战役又迅速结束,基本上就没给围观的看客包括李承泽在内的围观众折冲布置的机会。

  哪怕如今李承泽尽起兵马,也不过两制兵六营,守备兵七营,在大营合练的预备兵签丁九营,算上从贼军俘虏里甄选出来可用的人马,也不过两三营,合计起来二十五营,才不过一万二千兵马,而能用的可能还不到一半。

  而仅是黄巢就拥有不下五十万大军,精锐不下二十万,再算上关中各镇,倘若李承泽带兵北上,面对的将是近百万大军,空前的势均力敌的庞大会战!

  李承泽在昔日凤州衙门大堂,如今的国府行在正和殿召开了殿议。

  “昔日郑相曾遣人入关,通报消息,然而殿下当时正在兴元,微臣不敢轻易将此讯息扩散周知全道,故而压制,还请殿下恕罪。”刘元吉献上一封书信,正是郑畋的亲笔。

  李承泽细细浏览,结合自己的为数不多的唐末历史知识,顿时就豁然开朗——黄巢必灭!

  根据郑畋所言,黄巢自入关已来,便沉迷于皇家威仪,再无半点雄心,数十万人带入关中,既没有趁机追入蜀中灭了播迁的小朝廷,也没有扫平诸镇扩大实际控制区。仅仅以数州府而驻扎数十万大军,所想的,居然是让天下各镇如贡赋唐廷一般,给自己纳贡缴税!

  光凭以为打败了唐廷,就以为数十万大军可以威震天下,予取予求了?这几乎就是小儿夜语!

  而李承泽有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中原两河的藩镇虽然地盘比南方的藩镇小,但个个都是小而弥坚的铁蒺藜,想要从他们身上敲出钱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纵然节度使愿意,底下的兵将也不会愿意,有多的钱,拿出来发粮饷不好?凭什么交给你这个盐贩子?!

  是以黄巢空有数十万大军,却没有符合如此规模的地盘予以供养,如今郑畋又大败黄巢讨伐精锐,思来,观望的各镇必然群起攻之——效忠大唐不用交税,效忠齐朝可是要交税的,这个待遇,猪都知道怎么选!

  而一旦遭遇围攻,黄巢再难腾挪,纵然军势不败,但缺少米粮,岂能久持?!

  李承泽心中已经下定了出兵的决心,一面将郑畋亲笔信传阅诸人,一边道:“如今郑相率先讨贼,我乃大唐宗室亦不可为人之后!”李承泽虽然下定了决心,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不能忽视的,诸多的困难,李承泽一个人搞不定,群策群力嘛。

  首先议论则还是流民问题,现在是一万户,编户齐成了兵丁和后勤民夫,以后随着战事激烈,更多了怎么办?光是这几个,从各个川口没经过散关,而到凤州的流民就已有数千之多!签丁为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议论了半天都没个好办法,李承泽正想提出屯田的办法,就有一个叫王无忧的工曹主事道:“微臣斗胆以为,兴凤二州虽在剑南三川之中,但素为积贫,两州合起来人口不过十余万二十万不到,可谓地广人稀。如今流民既来,不若招之屯田,入则为民,出则为兵,正是自古良策也。”

  李承泽皱了皱眉头,屯田这事用来安置流民不是没考虑过,但问题是兴凤二州确实是地广人稀,但那是因为山多水多平原少,并不在汉中平原上。可谓七山二水一分田,这年头又没开发出梯田来,自个儿倒是想开发,但可惜不懂呀!

  刘元吉也正是此想法:“兴凤二州,田地稀少,虽经战乱,但两州民人流散不多,如今大多听闻乱贼已平,各归故里,何来田地安置?”

  “启禀殿下,刘长史所言固然有理,然而却不知,兴凤二州其实都是南繁茂而北萧条,南狭而北广,盖因北方诸县,深受吐蕃骚扰,民人无法安居乐业是也。况且虽然都是山多水多田地少,但千里方圆,零碎田地,暂时寄养十万流民不是问题。”

  话说到这里,又要面对吐蕃问题,其实自李承泽入主兴凤二州以来,零零散散的吐蕃进扰条陈都没断过,不过还好没入秋,来的都是小部队进犯,凭借各守备营头倒也足够应付。

  一番磋商之后,觉着屯田也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总比让民人囤聚在凤州城下来的好,愿意吃苦的,就往北面去屯垦,国府添点钱粮种子,也算为华夏守江山。不愿意吃苦的,就往南面撵。至于细则嘛,也暂时只有五百人为屯,选其忠厚老实的年长者为屯长等职务等等粗略框架,具体的事情,李承泽果断扔给两府下去磋商,屯田虽好,然而太过繁细,李承泽可没这个时间去管——其实李承泽完全就是想把流民的事情解决了就行,他并没有心去经营兴凤二州,三川之地,就在唐廷眼下,而且这年头三川的通讯条件,没经过的宋朝的开发,和明清没得比。

  而提议之人,自然而然成为了此事主理,李承泽给他加了个工曹右参议的尊衔,知兴凤二州屯田事。

  到那人谢恩的时候,李承泽才轻轻额头,知道了这人叫王思宇。

  “唔,这年头,底下的人太多,总不可能个个认全..”李承泽装作很清楚的样子,勉慰了一番,倒让土著寒门出身的王思宇好一阵激动。

  然而流民问题处理了,军队扩编的事情也摆上了台面,这个事情李承泽与二刘倒是早有筹备。

  首先是两制兵的变化,战兵改为禁军,也就是护卫国府中枢的机动主力野战兵。防兵改为卫军,也就是边塞独立军团。而守备兵不变。

  简单而言,如今选锋、磐石都升格成为禁旅级编制,每旅下辖五个营头,分别为前、后、左、右、中营,算上旅属编队,含一个混合编队,一个哨探骑兵队,合计而二千七百余人。

  每旅设统兵使一人,副统兵使一人。选锋旅以刘舜臣为统兵使并亲领中营,王柯性为副统兵使兼领前营,杨世达为磐石旅统兵使,张英为副。

  两旅合计在编五千五百人,所缺编额则从守备营头和俘虏中无罪乃至轻罪的可用兵马组成,虽然混编之后,战力必然下降,但有些时候既要贵精,也要重视数量。

  本来还要设立边卫兵,但考虑到确实无兵可用了,只能暂时作罢,何况地盘也小,各州守备兵也够用了。

  但很明显,久旱逢甘霖的朝廷不会给陈王国府太多时间进行梳理,屯田才刚刚开始,两旅也不过初步完成了编练的时候,朝廷一纸诏书就到了。

  “著陈王承泽为西北面诸道行营都统,管带利阆镇,果渠镇,巴蓬镇,宁义军,山南西道,五镇兵北进讨贼!”

  无论是李承泽还是陈王国府听到这个官职的时候,顿时就愣了,西北面真正的首功大臣郑畋还在呢,人家直辖几万大兵,你要我一个手里只有几千兵,毫无与敌黄巢经验之人的小宗室去做西北各军统帅?!

  郑畋没意见,他底下的军头还没意见?他底下的军头没意见,关中群雄没意见?我没意见,跟着我一起北上的其余三川兵会没意见?

  以李承泽之见,三千铁甲黄头军正面交战,就足够把自己现在的六千禁旅和护驾亲兵打的满地找牙了,况乎西北诸镇的劲旅?!

  无论三川兵还是西北兵他们能服?!

  李承泽感觉自己掉坑里了。

  ---------------卷尾声---------------

  第一卷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一卷,整体脉络比较清楚,写起来虽然开了几条线出来,都是小写一下,只求勾勒出了本卷整体的一个蓝图。

  这一卷的李承泽也算是为了适应穿越来的变化,有些大大说,觉得李承泽这个人物太草包了,其实设身处地着想,一个人到了新的地方也难免畏首畏尾,何况直接穿越千年,去到了一个残唐乱世的时代?

  虽然身为李唐亲王,但恰恰李承泽偏巧知道,这身份在晚唐不是富贵荣华的代名词,而是欲窃天下必杀的代名词。

  无论是本书之前懿宗时代,发动政变将成年亲王残杀一空的田令孜,还是文中提到过的韩建,乃至日后灭唐的朱温,每个人手里至少都有一打亲王的人头。

  所以李承泽难免在人生地不熟之余,还要担心未来的前途,不免是有点怂。

  而且我也想尽量真实一点,一个人从普通人转变为一个亲王,乃至一个名将,是需要时间与经验的,而这个过程我觉得会很热血也很有趣,因为这是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这在人生中应该是值得回忆与描写的。

  但在第二卷开始,李承泽“怂”这个属性将会渐渐消失,而且在这一卷他表现“怂”来,不一定是怂喔,很可能是扮猪吃老虎。转变成了一种策略。

  而且其实我认为,到现在为止,李承泽所表现的,严格而言不是怂,任何一个人面对拥有毁灭自己力量的存在,都会产生一定畏惧,会徘徊,会彷徨,不知道如何是好,我觉得这很正常。

  但人与人不同的是,有些人面对毁灭的力量,扛不住,跪着就死了。有些人扛住了,而且爆发了,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所以活了,所以碾压了。

  我对李承泽这个属性的转变差不多是这么一个路线,这在第一卷有所体现。而在第二卷里,大大们会看到一个更坚强,更铁血,开始狡猾的李承泽。

  整体上,第二卷战争戏份会很多,写法上我也尽量用不同的手法。而且在这一卷,阴谋阳策,尔虞我诈,也会细细描写。

  并且在这一卷即将的登场的,是在历史上主宰并缔造了数十年历史的诸多不世豪杰,他们在关中狭窄之地的交锋,会给这一卷的故事带来非常精彩的情节。

  说到这里,再来谈下,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宋朝之亡,实亡于五代积弊。甚至明之亡,也是因为朱元璋认为元朝亡于发扬了宋朝的重商主义,这才有明朝初期的复古主义,而导致了中明与晚明,制度与社会现实的几乎全面脱节,而让满洲窃据中华。

  所以李承泽穿越到这个时代,除了书名上的复兴大唐,再现贞观之外,还有一层试图重新构建一个与之前唐朝、之后宋朝所不同的朝代,使其制度与武备能够在二三百年后抵御文明史上,即将到来的漫长的蛮族入侵世纪,甚至能影响的更为深远。

  我想,这样的难度应该会比驱逐蒙古,抵御满清难得多,也更有意义的多——时间是能够摧毁一切的力量。

  最后,感谢支持我的大大们,你们的每一条诚恳建议我都有在看,并愿意为之改变。你们的每一张推荐票,每一份收藏,我都很珍惜,这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希望下一卷《关山血》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你们能更喜欢。

  再次致敬与感谢你们。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首页残唐崛起第六十七章 受诏为帅